查看原文
其他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点击标题下蓝字关注我哟

像李镇西那样热爱学生||像李镇西那样师德高尚

像李镇西那样教学娴熟||像李镇西那样能说会写

像李镇西那样反思成长||像李镇西那样童心不泯

欢迎关注研究会荔枝电台: 镇西有约

公众号:lizhenxijiaoyu        网址:(见下)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2561668445

QQ群||①群:210557498      ②群:480159215


袁建国老师


  简  介

袁建国 山东省平原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,山东平原李镇西教育研究会会长,第五届中国李镇西式好校长,曾荣获德州市优秀教师、德州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,获得德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、德州市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。2010年以来致力于课堂教学、教师成长和激励教育研究,有80多篇论文、随笔在中国教育报、中国教师报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、中小学教材教法、新课程研究、山东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。


     

编者按:     

    诚如华阅先生所说:“糊涂”不是愚昧,不是真傻,不是软弱,而是一种智慧,一种修养,一种气度。袁建国校长通过一次与家长“装糊涂”的机智处理,保护了家长和孩子的自尊,为改变孩子赢得了一次难得的机会。在孩子教育问题上,真的不必太较真,该“糊涂”的时候就“糊涂”啊!


     一次“装糊涂”的启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袁建国

    与家长打电话,大多数时候是把学生情况介绍得清清楚楚,也把想了解的事情打听得明明白白。不过,有时候也有特例,一次与家长打电话,我故意装起了糊涂,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 

    那是期中考试后的一个晚上,快十点了,宿舍管理员给我打来电话,核实我班的马涛是不是请假回家了。我觉得奇怪,马涛并没有请假呀?给他家长打电话,家长犹豫了一下,立刻连声说“回家了,回家了”,就挂断了电话。我想再打过去让马涛接电话,但想到既然家长想骗我,会编很多理由来搪塞;再说揭了家长的短,让他下不来台,也不利于今后的沟通,倒不如装一次糊涂,就当作马涛真的回家了。想是这么想,但我的火气却怎么也按耐不住,翻来覆去,一夜也没合上眼。

    马涛曾经有个外号叫“转科生”,是从原来的学校带过来的。称他“转科生”,是因为他在两年之内转了三次学,而且全都是因为上网成瘾被老师“劝退”。第四站到了我的班里,马涛痛心疾首,决心痛改前非;家长信誓旦旦,声称如果再上网,不用老师说,自己就把他领回去;我是将信将疑,恐怕因为这个学生毁了我“一世英名”。

贴着“转科生”的标签来到班里,马涛看上去压力挺大,整日低着头,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。有的老师也给我开玩笑:“袁老师,你这里就是一个‘中转站’,你有三项选择:第一,把马涛安全送到毕业;第二,让家长领回家去;第三,再转到别的学校。”我知道老师们对马涛并不看好,但这却激发了我的挑战激情,我下定决心,一定要把马涛送到毕业。

我私下里要求同学们,任何人不准再提“转科生”的外号,求学校对老师们也提出同样的要求。看我这样认真,加之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道德底线,“转科生”的外号被成功“封杀”。

马涛天资聪颖,学习也很认真,加之我对他格外关心,经常激励他,教给他学习方法,期中考试,他竟考了全班第八名。我也欣喜异常,在总结会上表扬了他,并让他做典型发言,还给他发了一张喜报。老师们见马涛真的发生了改变,半夸奖半玩笑地称我为“牛班”,我欣然笑纳,心里头也是沾沾自喜。

谁知好景不长,刚过期中考试,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。

第二天早读,我把马涛叫到办公室。马涛见我拉着长脸,知道自己违背了诺言,战战兢兢地交待了上网经过。原来,他以前的同学找他上网,他起初还推托,但那位同学说他是“娘们儿”“不义气”,他头脑一热,就跟着去了。

我的火一压再压,真想痛痛快快地骂他一顿。但想到自己“中转站”、“牛班”的名号,又看到这孩子还算诚恳,最终还是让理智占了上风。

“还有半年多就中考了,你这样下去,可能熬不到中考。”

“老师,再给我一次机会好吗?”

“给你机会倒可以,但如果你原来的同学再来找你,或者你再找其他的理由,怎么办呢?”

“我跟他们说了,这是最后一次了。我也绝对没有其他理由了!”

……

最终,我把马涛留在了学校。我向学校申请,让马涛与两位宿舍管理员住一个房间。两位管理员是去年市人事局分下来“三支一扶”的老师,因为住校,兼职管理宿舍。他俩都面临就业,整日忙着准备公务员、事业编考试。我让他们住在一起,一是想让马涛感受一下学习气氛,二是让两位老师在学习之余给马涛讲一讲大学生活,让他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,另外,整日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,不给马涛留一点点能够外出上网的机会。

我没再给马涛的父亲打电话。他肯定会询问马涛,而且他肯定在为自己欺骗班主任而深深自责。我只是让马涛捎信给他,如果马涛请假回家,必须是父子俩一起打电话。

最后,我成功了!对马涛来说,两位宿舍管理员把他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,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更足了,半年之后,成功考入了重点高中。

后来我想,如果当晚非得与家长较真,弄出个子丑寅卯来,家长一定会把马涛领回家去,那我最初的决心肯定成了泡影。我的所谓“英名”不算什么,但对马涛来说,他的学业也许就画上了句号,他的一生也许都会贴着“转科生”的标签,这对一个孩子,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呀!

曾读过华阅先生的《可以装糊涂,但不能犯糊涂》,“糊涂”不是愚昧,不是真傻,不是软弱,而是一种智慧,一种修养,一种气度。就像这次打电话,如果我不“装糊涂”,那可真成了“犯糊涂”

本文表于2016年12月14日《教育文摘周报》)






本 期 编 辑:刘桂花


1 每天读博文1篇。

2 每天上好1节课。

3 每天与1名学生谈心。

4 每周参加1次网络研讨。

5 每周写1篇教育教学随笔。

6 每学期批注1部教育专著。

7 每学年在呱呱社区举办1次个人讲座。

8 每年参加1次李镇西研究会年会。




李镇西研究会ID:lizhenxijiaoyu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